关于造车,雷军访谈

小米造车的三件事

在战略上,长期思维,要赢在 15 年后;

在战术上,首战即决战,10 倍投入的信念。

  • 不要着急用供应链套壳,要从底层技术干起
  • 10 倍投入(实际是 3-4 倍投入)
  • 守正出奇,先上了新能源的牌桌,不要一上来掀桌子

这三点战略,让人感到的是极致的「务实」,ego 小

为什么世界 500 强的公司,做新业务总是失败?

微软的 Mobile Phone,Intel 的手机芯片,苹果的汽车。都是这样

  • 偶像包袱(ego 太大)
  • 惯性思维,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
  • 认知错位

    All I want to know is where I'm going to die so I'll never go there. ——Charlie Munger

关于“营销之神”评价的回应

其实产品和营销是一体两面,都需要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,当你做了大量用户访谈和调研,真正解决了汽车工业百年来没有人去解决的问题时(不是没有人有能力,只是没有人在意),哪怕你只是平常地说出来,都会极具穿透力

战略——利基市场

新能源车全是 SUV、大车,因而小米起步就做最难的轿车是最不被看好的; 但在油车时代,明明轿车与 SUV 就是 1:1 的,凭什么就不能做呢? SUV 是厂商基于成本和实施难度的做出的决策,而不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决策。需求存在,只是尚未被挖掘出来。 当 SUV 赛道已经站满了人时,尚未被满足的轿车市场反而是一片利基市场。

【雷军】 关于造车,雷军近年唯一深度专访,206分钟完整无删节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