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vX2024 碎片集
使命
- 在 Hackathon 的 workshop 分别听了线性资本和真格的分享,有意思的是两位投资人都提到有一种创始人的特质更受到青睐:
- 无论有没有所谓的 AI,都一定要做这件事,只不过有了 AI 能让它做得更好
- 不是观望着「你愿意投,我就创业」,而是「无论你投不投,这件事我一定要去做」
- 这两个特点似乎都指向一个方向:创始人的使命。背后的思考可能是:
- 现在 AI 的很多观察与共识,都是短期的,所有人都在飞快迭代,今天的 SOTA 很可能 3 个月后被新的共识所替代。但创始人的 passion,是一个更加长期的优势。
- 哪怕都在做同一件事,不同的心态会在一些关键决策上会体现出差异,这可能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壁垒。
- 想起孟岩在一期播客里曾说过的「A mission with a company but not a company with a mission.」
坚持而不固执,敏感而不投机
- 真格的刘元分享了一个识别创始人「坚持 or 固执」的思路:固执的背后更多是一种自我防御。
- 但是对趋势,敏感把握机会和跟风投机的界限怎么区分?
找到好问题
在黑客松上见到了很多工程能力非常强的 Hackers,他们也许没毕业或已提前辍学,但可以在 3-4 天的时间内把一个 idea 快速落地成 demo,到处都是极擅长解决问题的高手。
但感到稀缺的是,找到一个好问题,定义出真需求。
听了很多遍「我想改变什么、重新定义什么、因此我做了什么功能」,但很少听见「谁,遇到了什么问题」。
但可能也和 hackathon 的活动性质有关系,难得的一场想象力的狂欢,做一些不要有用,不要降本增效,只为了「悦己」「有趣」的项目,本身也挺酷的。
不为了商业化,反而让人见到一些「好怪但脑洞好大」的有趣项目。
END.
Hackathon 前回家了一趟见了些旧识,都不例外地在吐槽当下的环境差、市场冷,抑或在琢磨考公考编的出路,但去了杭州 5 天见到的是完全相反的另一幅景象。这帮人心里带火,眼里放光,不在乎踩坑犯错甚至不在乎休息,只是充满激情地想通过产品创造出他们眼里的世界。
我不知道历史有没有垃圾时间,但在这里见到了很多「做出离经叛道于同龄人的选择」的家伙后,果然人是没有垃圾时间的,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。